景德镇瓷都的地位较明代更为突出。
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艺术风格,都达到了钱物古人境界,“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化境。
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产品门类丰富多彩,制瓷技艺娴熟精湛,可谓集古今九域名窑之大成,进入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极盛的黄金时期。
清代瓷器品种纷繁复裕、五光十色,如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珐琅彩,以及豇豆红、胭脂水、宝石蓝、茄皮紫、松石绿、鳝鱼黄等色彩纷呈的各种颜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其中五彩发展到康熙达到了顶峰。
与明代相比,色彩更加瑰丽丰富,画工考究精妙;同时引入西方画珐琅工艺,成功试烧珐琅彩瓷;进而创烧出独树一帜的粉彩瓷,粉彩是清代瓷器的代表性产品,由于色彩丰富和淡雅柔软故又称之为软彩。
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和制作工艺上的借鉴而创制和发展起来的。
它开始于康熙时期,雍正时期盛行,之后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
单色釉则以郎窑红和豇豆红而享誉天下。
雍正一朝时间虽短,但制瓷品种之多,工艺之精湛,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
其时粉彩瓷日臻成熟,色泽粉润妍丽,柔丽俊逸,纹样精巧秀逸,将明清彩绘瓷艺引入化境;单色釉彩则清新雅丽;仿官窑、哥窑、汝窑、钧窑等的仿古瓷更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
乾隆时期,景德镇瓷器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攀上了历史的高峰,其精美奇巧的工艺,缤纷绚丽的釉色,华美多姿的纹饰,无不堪称一代之奇。
青花、斗彩、珐琅彩、金彩、粉彩制品,在继承雍正的传统上,更趋精致殊丽;高温和低温的色釉瓷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此外,极大地发展了“象生瓷”和“仿生瓷”等特种工艺瓷,形神兼俱,惟妙惟肖。
到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随着经济和国力的衰弱,瓷器也失去了往日的技术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