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藏友在讨论藏品时,说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很多新手对此并不算太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说一说,看看到底什么是历史价值?什么是艺术价值?什么是历史价值?历史价值其实就是文物的价值,它是文物在某个阶段的历史地位和对现如今的影响,往往都是由文物的特征以及保留的时代特点来决定的。比如青铜器,一说到青铜器,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周,因为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代表作,也是青铜制作的最高峰时期,因此,谈到这件古物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当然的想到商周。再比如青花瓷,虽然周杰伦的青花瓷很好听,但那只是歌曲,真正的青花瓷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青花瓷创烧于唐宋,在元代时期工艺逐渐成熟,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主流瓷器。这些都是文物所带来的历史信息,也是最贵重的信息。因此,对于藏品来说,历史价值是最厚重的价值,也是最值得收藏的价值所在。什么是艺术价值?艺术品是艺术家们经过日夜思考、精工细作,最终形成的作品,它不等同于文物,却包含文物。文物也不是艺术品,但却在艺术品的领域,相对于艺术品,文物的范围要更高一些。文物具有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与历史结合在一起,带有历史感、时代感、民族感和国家感,因此,很多艺术作品都可以称之为文物。对一件藏品来说,它首先体现的是艺术价值,然后是历史价值,有些艺术品两者兼具,有的则只具有一样,这两个不是相同的概念,但却相辅相成。一件藏品如果要具有艺术价值,那么,首先要具有艺术风格和个性,艺术风格越突出,艺术价值越高。如果这件藏品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那就同时具备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它的艺术价值不用说,神秘的微笑迷倒了无数人,而这幅画所展现的时代特色,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可供现代人研究参考,因而这幅画既有历史价值也有艺术价值。不过,一件藏品到底有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这并不好衡量。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对一些艺术品拍出天价感到不解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藏品,也基本代表了大家的认可。至于历史上的一些临摹品,虽然看起来不错,但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相反,这些临摹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时代气息反而更有研究价值。藏品拍卖成交价钱参考:1:雷内∙马格利特1937年作《快乐原则》,尺寸:73×54.5厘米,估价:US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USD 26,830,500 ,成交时间:2018.11.12,拍卖公司:纽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11月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画家签名magritte(左上);书题目Le Principe du plaisir、签名Magritte并纪年1937(背面)。 2:朱沅芷1939年马上舞旋(一组两件),尺寸:120×100厘米;28×21厘米,估价:RMB 12,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 RMB 26,680,000 ,成交时间:2018.11.21,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签名:yun gee。 3:奈良美智2014年作告别秋天的女孩,尺寸:227.5×182厘米,估价: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HKD 26,575,000 ,成交时间:2019.04.0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 奈良,2014(作品背面)。 《告别秋天的女孩》尺幅巨大,画面迷人温雅,是奈良美智艺术造诣的极致典例。本作画面将主角放大,伫立单一黄绿色背景前,头发衣履映照出柔和而缤纷、万花筒般变幻无穷的秋日色彩。本作用色复杂多变,焕发醉人金黄色光芒,叫人联想起古斯塔夫・克林姆金光闪烁的画幅,本作最为独特之处:小女孩那一只天蓝、一只翠绿的鸳鸯色瞳孔。在《奈良美智:自选集》图录中,策展人蔵屋美香特别就画中女孩那不同颜色的眼睛作出评论,指这种失衡为肖像画注入了一种时间元素。这种时间元素,透过「将不同时间的多种表达合拼」而成(《奈良美智:自选集》,151页),一针见血地呼应了作品标题——小女孩告别秋天,暗示季节更迭,时间流逝。经过二十多年的孜孜探寻,奈良最终透过这个经典的小女孩主题,表达无穷想象力,赢得了全世界博物馆与收藏家的敬重,为他奠下了日本最受国际称誉的在世画家这个无容置疑的地位。本作创于二零一四年,在其恢宏尺幅、细腻精湛的笔触以及大胆的异色瞳孔题材下,可见奈良透过强调自我及对世界的深切反思,成就画风成熟,更富冥想及内省价值的美学。4:曾梵志2004年作我/我们,尺寸:215×330厘米,估价:HKD 24,000,000 ~ 32,000,000,成交价: HKD 26,500,000 ,成交时间:2018.11.24,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签名:曾梵志;Zeng Fanzhi (右下)。 细味二人的发型、面貌特征相约,以镜像对称的方式呈现,描绘的是曾梵志自己与兄弟。当代美国具象画家亚历克斯•卡茨在《劳森伯格的双肖像》中以镜像对称探讨人物的多面向与气质,曾梵志笔下兄弟二人一坐一站的姿势、一中一西的服装,表现面对西方开放自由的思潮袭来,中国人所面对的矛盾与挣扎,配合《我/我们》的画题,不禁令人觉得这是否艺术家自我的反思。同一家庭背景与社会上每人的共同经历,却产生出不同的性格表征。左方人物的红领巾与蓝领阶层的工作衬衫参考了共产主义的文化身份;右边人物西装笔挺、皮鞋擦得光亮,俨然一幅攀上成功巅峰时的从容模样。两人并列影射二十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巨大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对财富和新文化的矛盾渴望,如同萨金特于十九世纪美国刻画女性以时装展示更多自主权的手法。《我/我们》中姿态装扮迥异的两人陷入紧张的僵局,同样坚定的神情彷似每个人都指挥着另一人的存在。人性中面对选择时的内心交战、自我对话、站在不同立场时的挣扎,画中两人究竟是曾梵志与内心的对话,兄弟之间的异同比较,抑或社会上每一个人与集体的角力?面对时代洪流、二十一世纪的开端,艺术家以洗练的造型技术、充满玩味的象征暗喻新社会转变的倾向,为作品增添讽刺的魅力。5:亨德拉·古拿温摩诃婆罗多:班度的骰子,尺寸:202×386厘米,估价:无底价,成交价: HKD 26,480,000 ,成交时间:2015.04.04,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 Hendra,71。本作画题《摩诃婆罗多:班度的骰子》描述了不朽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段关键情节。 本作画布面积庞大,与《摩诃婆罗多》这部共有九万节、历史上最长的史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印度尼西亚人迄今才对墨西哥的大型壁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硕大无朋的油彩画作略有听闻。然而,亨德拉采用宽大的画布,以此纪念自己重获身心自由。画中人物的铺排分布仿效希腊神殿三角楣饰上的大理石浮雕,横幅展示古代神话故事。亨德拉为针对性捕捉班度族衰落时的百感交集,把坚战的一折一磨描绘成一系列泉涌般的意识情景,在灾难的气氛笼罩下,纷乱无序的人物使整个故事跃然纸上。 《摩诃婆罗多:班度的骰子》凝结了坚战失去所依的沉重与悲凉。坚战曾被崇敬为威武不屈的神明,但在骰子游戏中显露出的性格缺陷让其神威饱受质疑。画作全景错综复杂、如梦似幻。画中人物中互相交流、肩摩毂击,密集布图犹如十八世纪印度细密画,当中许多以《摩诃婆罗多》为题材。以这幅细密画为例,班度与俱卢两族战士们各占一方,临军对垒。尽管《摩诃婆罗多:班度的骰子》为该细密画的放大版,观者却必须在色彩驳荦的构图中网举目张、细心观察当中末节,才得以设身处地去体会画中人物的处境,领略悲剧的深度。亨德拉通过加插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的人像与头像作为作品背景,凝造了史诗遗恨千古的涟漪效应,悲怆悸动着整个王朝。6:五代/北宋;10/11世纪木雕菩萨立像(一对),尺寸:高144厘米;高171.5厘米;高145厘米;高173厘米,估价:HKD 40,000,000 ~ 60,000,000,成交价: HKD 45,205,000 ,成交时间:2019.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各一尊,菩萨立姿,微呈三屈式。一手举胸前,另一手执飘带。下身系兜提,上身袒露,穿带珠宝璎珞,臂系飘带。双眼垂视,发髻高耸,观音五叶冠上有阿弥陀佛造像,大势至五叶冠上有宝瓶纹饰。面容祥和静穆、妙相庄严。7:金木雕加彩释迦牟尼佛坐像,尺寸:122厘米,估价:HKD 16,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 HKD 16,975,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释迦牟尼佛坐像,雄伟庄严,震慑人心,观者得以一窥金代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之辉煌成就。当时战乱纷扰不绝,佛教给予百姓心灵寄托,遂蓬勃发展,此类木雕大型造像尤以宗教中心太原、五台山最盛。此释迦牟尼佛坐像,雕刻技术纯熟,姿态自然如生,尺寸硕大,沉稳尊贵,面容表情宁静慈悲,佛身衣袍柔软飘逸,衣褶层迭丰美,光影下栩栩如生,震撼动人。时过千载,仍可见些微矿彩,保存良好,难能可贵。8:明代象牙雕观音,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17,920,000 ,成交时间:2010.12.09,拍卖公司:北京市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象牙圆雕观音立像,取材硕大,牙质优良。观音体态纤美优雅,面相安详恬静。衣纹精简,细微结构都处理得繁复而华丽。神、形、气面面俱到。雕刻水平可以说是代表了明代象牙人物雕刻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它因漫长岁月老化所形成的包浆、皮壳以及老化后的色调和玻璃光,都给这件象牙古雕刻艺术品增添了更多的动人因素。9:金-元(12至13世纪)菩萨立像,尺寸:高142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7,700,000 ,成交时间:2018.04.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木雕菩萨中空,跣足立于莲座上,菩萨面颊饱满,双唇微启,眼施黛色,其头戴高冠,上原有化佛阿弥陀佛坐像,现已佚失。束发高髻,余发自两侧垂落,发冠上雕莲花与珠宝扣带。菩萨左手下垂,右手前肢佚失,应为抬起状。菩萨袒前胸,上身着右袒内裙,衣边自左肩垂下,衣褶垂落腿股,边缘错落有致。僧衣垂至小腿,右脚跣足立。腰间束宽带,绳结状边缘内是方形带板,腰带于腹部绑成松结。菩萨肩覆披帛,皱褶沿肌肤形成自然的曲线,其颈饰精致华美,以摩羯鱼造型绕颈一周,坠于胸前。雕像表面依然有施金留存,多处可见绿色、红色以及黑色残彩。 这尊令人印象深刻的观音菩萨由一整棵木材圆雕而成,双臂为分雕后接。整体面貌英俊而英朗,其发高束,隐于宝冠后面,生动而翘起的衣边一改早期佛造像的简洁与抽象,镶嵌的眼珠更说明雕制的繁复与细致。相较于唐代造像肌肉塑造的夸张,辽、金时期的造像的肌肉隆起度更为适中,面相及表情脱离了唐代神格化的塑造,而更显人间趣味,而其宝冠及装身则较唐代更为华丽厚重。搜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