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当代同代画家的作品已经卖到亿元天价的时候,黄宾虹先生的作品依然离那个行情很远,这不禁让很多人感到好奇,同为时代画画大家,为什么,别人的作品能卖到那么高的价钱,而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却行情堪忧?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看看黄宾虹的画作到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的画不如其他同行的画价值高。很多人都曾收藏过黄宾虹先生的画,但大部分人都坦言,根本就看不懂,甚至不知道他的画有什么好的地方,所以,对于他的画作市场行情不好,也觉得很正常。不过,更多的藏家希望能了解黄宾虹,知道他的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如此多的人看不懂。一、作品看不懂,不知道好在哪里黄宾虹的画基本都是以黑白配为主色调,而对于他的画,梅墨生也曾感叹,迄今为止,依然很难理解黄宾虹先生的艺术,不知道该如何去解读。他的老师曾亲眼看到黄宾虹先生一件尴尬事情,黄宾虹先生将自己的画赠送给访客,却被访客拒绝,说是看不懂他的画,让黄宾虹先生十分尴尬。二、流通量很少不少人认为,黄宾虹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价钱涨不上去,与其流通数量太少,知名度太低有关。据梅墨生讲,黄宾虹先生的画作近万幅,但大部分都捐给了博物馆,私人收藏的极少。再加上市场上黄宾虹先生的画流通的太少,精品也很少见,因此大家对黄宾虹先生了解并不深。另一方面,藏家收藏画作,都是为了投资,无论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是市场价值,总有一样让藏家心动。而对于黄宾虹先生的话,艺术领悟不了,历史时间尚短,市场价值也不高,自然就很少有人收藏。不过,这其实也就是黄宾虹的普通品种,黄宾虹的精品也是极为璀璨的。梅墨生先生曾用淡野来形容他的花鸟画,并认为其可与齐白石画作并论。其实,黄宾虹先生的画,之所以如此难懂,与其作品覆盖的审美范围有关。大部分画家的作品都属于雅俗共赏的,而黄宾虹先生的画则不在这个行列当中,因此,他的作品很难被大众看重。再加上黑白配本身就需要审美者具有一定的功底,否则就看不懂。如今,黄宾虹先生的画作已经慢慢炒起来,收藏他的作品的人也不断增加,可以说黄宾虹先生说自己的作品将在50年后热闹起来的预言即将成真。黄宾虹作品精品拍卖成交价钱:1:黄宾虹壬辰(1952年)作北高峰图山水画立轴,尺寸:画89.5×48厘米;跋26.5×48厘米,估价:HKD 12,000,000 ~ 22,000,000,成交价: HKD 24,270,000 ,成交时间:2018.04.0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8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钤印:黄宾虹、会心处、黄山山中人 题识:黄山归客滞西湖,通德为邻兴不孤。南北高峰图水墨,惊岩欲倒看云扶。轶甫先生与余同住栖霞岭,时相过从,看山读画,谈笑甚欢,写此就正。壬辰冬日,八十九叟宾虹。 自题边跋:北宋人画始言六法,气韵生动,是为正宗笔力,为气墨采,为韵千变万化,入于规矩之中而超出乎规矩之外。肥不臃肿,瘦不枯羸,细不入纤,粗不近恶,浑厚华滋。本民族性,画先于书,廖在书法,诗中有画,妙得诗旨。神似高于貌似,无声同于有声。积点成线,有线条美。不齐三角,有真内美。董巨二米,上承荆浩关同,倪吴黄王,下启启祯道咸、王孟津,重兴会淋漓,包安吴尚,万豪齐力,要不为封建欣赏,玩物丧志,可知书此自警,质之大雅。壬辰冬,宾虹年八十又九。 钤印:黄宾虹。2:黄宾虹癸巳(1953年)作深山古道山水画立轴,尺寸:97×39厘米,估价:RMB 6,800,000 ~ 8,80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0 ,成交时间:2016.05.15,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3:黄宾虹丁亥(1947年)作武夷山水画立轴,尺寸:136×66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21,275,000 ,成交时间:2017.12.18,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7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钤 印 黄宾虹、黄山山中人 题 识 碧玉岩前一洞天,春风岁岁起云烟。崇真璚馆今犹在,谁敢参同说太玄。武彝山北东经白花岩方弗斯境。培樾莫先生属为写图,恭祝宗兄露梧先生令慈太夫人八秩寿庆。丁亥,宾虹时年八十又四。 据题款,此幅武夷山水立轴作于1947年的北平。那时,黄宾虹的艺术已炉火纯青,作画也甚为严谨,虽物价飞涨,但却不轻易售画,颇为“清高”,这从《黄宾虹年谱》记载1947年2月7日他致黄树滋函可见一斑:“张大千来此售画,每张定价法币二十万,齐白石每尺四万元,皆甚忙碌。敝人只择人而与,非经至介绍不动笔,各纸铺索者皆谢绝之,意留传精作,不与人争名利耳。” 此幅山水立轴即黄宾虹“择人而与”之精品,是他为友人之太夫人八十寿诞所绘,故取武夷山色为咏赞对象,在忆写白花岩景致中寓含寿比南山之意,这从大山堂堂的构图中亦可领略一二。画面巨峰拔地而起,山溪流淌,草木葱笼。沿山路曲折而下,间有庄园,清溪于山脚汇成平湖,一小舟载客获物徐徐而来,有探望之意。画作景物丰富,藉题发挥,寓意深醇,令人联想起吴门四家之沈周为老师陈宽祝寿所作之《庐山高》。 黄宾虹山水追求浑厚华滋之气象。此作山头远看浑然一体,近观则阴阳向背、肌理体貌以致草木生长皆不失要义。用笔离披,笔断而意不断;施墨染色,苍翠深厚,却不掩笔法,浑然一气又不失细节。关于浑厚华滋,黄宾虹曾说“北宋画,浑厚华滋”,“山水浑厚,草木华滋,董、巨、二米一家法”,但此幅立轴之浑厚华滋却是宾翁渊源传统与师法造化所独有,是他自己的浑厚华滋,其神似五代北宋诸家,但体貌独具,此即其云“所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也。4:黄宾虹戊子(1948年)作蜀游山水山水画立轴,尺寸:151×82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20,125,000 ,成交时间:2014.11.21,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钤 印 黄宾虹印、冰上鸿飞馆 题 识 曩游峨眉,信宿洗象池僧寺中。晨夕观其云烟出没,林壑幽深,楼阁峥嵘,磴道纡曲。尝悟李咸熙、范华原北宋诸大名画均师造化,非徒摹拟为工。余近嗜古名迹,颇多所见。兹以蜀游山水写之。维济先生属。戊子,宾虹年八十有五。 鉴藏印 维济心赏、兰芳别墅珍藏。 本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特殊的构图方式,一改黄宾虹常画的满山满水,此幅作品中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恰当的留白,所表现出的山岚云雾,最是值得称道。黄宾虹山水画中,于用墨之外,用色特别是绿色最为突出。据黄宾虹子女回忆母亲宋若婴曾言:母亲常协助宾虹先生作画。画中所用石绿,乃是以前清官员之朝珠,经宋夫人悉心研磨而得。朝珠坚硬,研磨起来,甚是费心费力。夫妇二人同心同德,由此可见一斑。5:黄宾虹1947年作闽江泛舟山水画立轴,尺寸:149×79厘米,估价:RMB 6,8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18,975,000 ,成交时间:2015.06.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6:黄宾虹北高峰一角立轴,尺寸:100.5×49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8,4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8,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钤 印 黄宾虹印、黄山山中人 题 识 高房山夜山图浑厚华滋,洵未易得。学兹试以渍墨法拟北高峰一角。宾虹。本作以西湖岸北高峰为题,写西湖一角之隅乃见山川之大。晚年重见光明的黄宾虹,迎来的新的艺术高峰。傅雷这样写道:“宾虹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可贵者他对以前的大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笔法给你荆浩、关仝、范宽的精神气概,或者是子久、云林、山樵的意境。”宾翁崇尚范宽,晚年更常拟其笔意,范宽曾云:“吾与其师人者,不若师诸物;吾与其师于物者,未尝师诸心”。由此看来,从师人到师造物,终归宾翁一己之心的胆魄和智慧,是先生与古人接、与天地接的法外之境。 宾翁此作点画披离、墨渗渍化,坡石树屋欹侧欲摧,但又似被一种神秘郁勃的内力牢牢吸引。构筑这种矛盾极限中的大平衡,是晚年黄宾虹大心力、大腕力的结晶。其落笔如重锤,尤其最后一遍之焦墨点苔,如斩钉截铁般砸向画面,无论气势亦或质感都给人前所未有的声色激荡及心灵震撼。以坡石、烟岚、流水将画面分作段落,每段之间又以山头、树木作为接引,从视觉上紧密串联,整个画面气韵贯通,笔墨苍润,极耐推敲。画中树木、山石先用淡墨勾染,中锋出笔,再反复皴擦,柔韧刚劲,线条之间施加形态各异的苔点,使色墨融于波磔的点线之中。山石、树木局部以色彩提亮,呈现“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的效果。7:黄宾虹(款)山水人物图轴,尺寸:107×49厘米,估价:RMB 12,800,000 ,成交价: RMB 18,000,000 ,成交时间:2017.05.28,拍卖公司:英国皇室贵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新加坡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钤印款识:“黄宾虹”款。8:黄宾虹山水立轴,尺寸:254×132厘米,估价:--,成交价: HKD 17,250,000 ,成交时间:2017.11.30,拍卖公司:宝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9:黄宾虹1946年作多荫书屋图立轴,尺寸:118×52.8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16,900,000 ,成交时间:2017.04.04,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吴鸣署签 签书: 黄宾虹〈多荫书屋图〉。丙戌夏至,翠道人挥汗书端。 款识: 云林六君子,松柏兼梧桐。杨柳更潇洒,晨夕临清风。根茂实乃昌,天籁闻空中。 培樾先生习诵清芬,表扬祖德,因以「多荫」名其书屋,属写斯图,即希粲正。丙戌,宾虹。 钤印: 〈黄〉 「黄宾虹」、「冰上鸿飞馆」。 〈莫〉 「东莞莫氏多荫草堂印」、「多荫草堂」。 〈吴〉 「挹翠」(钤于签条)。10:黄宾虹拟董巨二米大意山水画立轴,尺寸:173.5×91.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6,675,000 ,成交时间:2016.06.18,拍卖公司:荣宝斋(济南)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拟董巨二米大意。锦文先生属。宾虹甲申(1944)年八十又一。 钤印:黄宾虹、绿云轩、黄山予向 鉴藏印:丙良藏本、二梧轩珍藏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其画风与丰富多变的笔墨,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几十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书法字画坛。 《拟董巨二米大意》是黄宾虹的大幅作品,纵173.5厘米,横91.5厘米,几近六尺整纸。这样的大幅作品在黄宾虹作品中尤其是流传民间的作品中不多见。此幅作品创作于1944年,时年黄宾虹81岁,为其北平时期后期所作。曾经读过黄宾虹写给他的女弟子顾飞的一通信,言及他的绘画时,黄宾虹说:“拙画历年以来,随时改变,前数年多学北宋,近思参以唐法,而以元人为归。”此信寄自北京,写于1944年初,正于黄宾虹作《拟董巨二米大意》相前后。1944年前后的黄宾虹已经完成其绘画向黑宾虹面貌过渡,并且受西方的印象派绘画启发,进行着将水墨与丹青合体的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近思参以唐法,而以元人为归”并结合此画丘壑树石的画法来看这幅《拟董巨二米大意》,不难看出他的画学主张及用功所在。 黄宾虹不是一般的文人画家,作题跋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他所谓“拟董巨二米大意”,当然不会空穴来风,读与顾飞的这通信便得到了应证。《拟董巨二米大意》不施石绿花青,却在崖石间染以赭石,这与他此一时期所作多染石绿花青的作品不一样,浅绛浓墨,互隐互显,浑厚华滋。黄宾虹一生行遍大江南北,然而他笔下的山水并不因为此时身在北京所画便是北方山水,而是一贯的江南山水,这如同口音浓重的方言,走到哪里说话都会带着乡音一样,里边有文化因子,遗传着他的艺术DNA。绘画从本质上说是文化的呈现,黄宾虹的绘画历经演变,不断从一个高峰向另一个高峰推进,然而其“乡音”——那种湿润——到了晚年更如干裂秋风一样的笔墨所描绘的江南山水始终没有改变,是这种“乡音”将他的艺术凸显画史,与人区别,并且把他推进到了神圣的文化艺术的殿堂之中。这是这幅大幅山水观后给我的体会。 上款“锦文”先生为阎锦文(1914-1985),四川涪陵(今重庆涪陵)人,曾任上海警备司令部第三大队副队长。解放前受国民党起义高官杨虎感召,阎锦文起义,最后救出张澜和罗隆基成为功臣。他一定懂画和爱画,否则黄宾虹不会以如此篇幅化这么大功夫为其作画,当时绘画润例跟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假如为了卖钱,这样会得不偿失。而在前一年——1943年,黄宾虹已经为他画了一幅山水,是一帧扇页,也是十分精彩。还有——前面已经说了,《拟董巨二米大意》不施石青花绿,而是浅绛浓墨,互隐互显,画得朴素,全用笔墨来说话。这样的表现就是因为对方懂画,无需用“噱头”作掩饰,由此可见黄宾虹对他的重视。此画作于北京,但是却长期流转在香港,可能后来“锦文”先生去了香港。这是一幅应该永久珍藏的黄宾虹山水佳作。搜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