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拍卖行免费上拍丨30万高端收藏家在线竞买
微信搜一搜“收藏雅集” 联系我们_进入私人收藏家论坛
广告
玉蝉的寓意及古玉蝉的鉴别简介
素材来源:原创 | 编辑:核实中... | 发布时间 :2025-03-25 | 17350 阅读 | 分享到:
玉蝉,顾名思义就是用玉石雕刻的蝉。

在我国,蝉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同翅目蝉科,又名“知了”。

蝉在古人的眼中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是通灵的神物,蝉曾经是远古某个氏族的图腾,被崇为族群神圣的地位。

玉蝉,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商周墓葬中开始有了玉雕蝉饰品。

从战国到秦汉,人们以蝉的羽化来喻之重生,玉雕蝉开始成为了神圣的葬品,特别是汉朝更为盛行“唅蝉”。

   玉雕蝉,经历了蝉为神,蝉为礼,蝉为把玩件、蝉为饰品的过程。

玉蝉在中华玉文化中分为饰品与葬品两种:作为玉雕饰品,历代玉雕蝉基本没有间断,各代墓葬都有饰品玉蝉出土;作为“唅蝉”葬品,玉蝉一般是口含葬物。

“唅蝉”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墓中(见于考古发掘的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其后几乎没有口含蝉的发现,直至汉代玉葬盛行,口含蝉才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墓葬习俗,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蝉为神器,代表作是红山文化时期的“仙人蝉”。

“卵虫”潜藏地下数年,历经几次脱胎换骨,“复育”再生而转化飞天。

这种既能下地潜藏而“转世重生”,又能摇身一变而“羽化升天”的特异“神能”,被古人钦羡所不能及,古人崇拜其为“神虫”。

所以,史前文化遗址中多见古拙的玉蝉,被誉为高古玉雕“神蝉”。

1989年内蒙赤峰市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玉蝉”,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玉蝉”,其后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也都出土了很多“玉蝉”,可见史前时期“神蝉文化”广泛流传。

  蝉为礼器,这是古人对“神蝉”崇拜影响深远的延续,一直到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上常见“神蝉”纹饰。

商周之前的玉雕蝉多为象形蝉或者是古拙蝉身器型,这个时期和田玉还没全面代替地方玉,大多是普通的地方玉雕刻蝉,由于时代久远,出现石性严重现象,这也是商周时期玉雕蝉转世至今的一大特性。

神玉时期的玉雕产品,都是古拙器型却不失造形精美的感觉,后人仿制品缺少的是神韵,表现的是呆板,仿制品有其形无古朴的神韵感。

所以,对于高古玉而言,我们不能只看是不是坨工,是不是具有古老的包浆皮壳。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些表象都可以仿古作假,但是高古玉具有的古拙神韵是无法作假的,这就是今人加工的心态与古人加工的心态不同,即使器型与雕刻工艺相同,所出产的玉雕产品所展现的灵感就不同。

辨别高古玉,纹饰与工艺与包浆只是鉴定的硬件参考。

我们更要知道每个时代玉雕产物出现的历史文化,这种产物在历史中出现所代表的文明内涵。

  商周玉蝉多用于日常佩戴,形制继续延续了古朴,但是雕刻出现了粗放工艺,不再受“神”与“礼”的局限,所用玉料材质地欠佳,多为半石质(地方玉石化特征),但是这个时期新疆和田玉已经开始了应用。

其雕刻特点是: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

蝉身用简单的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

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用作口含的葬玉头上没有穿孔。

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

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

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

汉代玉蝉造型规整,变化较少。

  汉代玉蝉分为佩戴玉蝉与葬玉玉琀。

汉代葬玉玉蝉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前佩戴,死后成为随葬品的玉蝉;一种是汉代葬礼习俗以玉蝉作琀,死者口中含玉,此玉蝉为玉琀。

在汉代最具代表性葬玉有两种,一种叫“握豚”;一种叫“唅蝉”。

前者代表财富,握在死者的手中,表示死者不空手而去,到了阴间还是拥有财富;后者,放在死者口中,则是认为蝉有蜕变再生的能力,希望死者灵魂得以超脱。

  玉含蝉,是汉代普遍流行的作为用于丧葬的一个种类,以为它能为生者避邪,为死者护尸,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

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促使玉器的防治、宗教意义为之大增,方士又竭力提倡玉的神秘和力量,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同时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包括避邪在内的封建迷信的内容。

因有这些原因的存在,于是盛行用玉雕琢的具有护符意义的玉含蝉,即被看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实体,成为“人与神这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结”,也就是说,死人含蝉,亦表示其肉身虽死,但只是外壳脱离尘世,心灵未必死去,不过作为一种蜕变而已。

葬玉唅蝉,据徐广称:“蝉,取其清高,饮露不食,”《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

”《说文》:“蜕,蛇蝉所解皮也。

”是知,玉含作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之后汉代死者含玉蝉的用意。

  汉代玉蝉,最具特色的就是“汉八刀”。

和田玉的硬度为6.5度左右,远比硬度为5.5的钢铁制刀高,所以“汉八刀”玉雕不可能是用刀刻雕刻。

“汉八刀”玉雕工艺,它还是用“铊具”与金刚砂结合琢磨的雕刻工艺,“汉八刀”玉蝉并不是雕刻“八刀”成型。

“汉八刀”只是一个名称,是玉石雕刻工艺之简略代表名称,此名称是后人称谓汉朝玉雕工艺的一个代名词。

汉八刀的琢工极具特色,凡是玉雕蝉真品的“八刀工”,下“刀”既准又狠,起“刀”收“刀”干净利落,而且多为“斜刀”,即一面浅,一面深。

为什么后人称谓“汉八刀”?对于“汉八刀”的“汉”顾名思义就是汉代,时间的标志,但是不完全代表是汉代的玉雕产品,只能代表“汉八刀”玉雕工艺在汉朝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准。

  “汉八刀”玉雕工艺经历了周朝、秦朝的发展,在汉朝出现了工艺的顶峰。

历史中为什么没有“周八刀”、“秦八刀”?其实,清代中晚期,江阴陈性(字:原心)写的《玉纪》记载:“更有古时含殓之器,谓之琀玉。

不知者,遇旧玉,皆称为琀玉者,非。

更有音讹而呼为汉玉者,尤非。

”由此,“汉八刀”其实就是“琀背刀”的讹读。

从墓葬遗址中出土的实物遗存角度说话,它决不是仅仅局限于汉代。

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八,别也。

象分别相背之形。

”八还与隶书有关,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

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四体书势上说,秦代沿用篆书,但因篆字书写缓慢难成,所以就令擅于隶字(今称楷书)的人辅助书写记事,叫做隶字或隶书(这是唐以前的称谓,唐以后称楷书),汉代继续沿用,只有符玺、幡信、题署用篆书。

隶书(即今楷书)是篆书的便捷写法。

而上谷散人王次仲又另作一种标准的书体(八分书,为今隶书的前身),汉灵帝特别喜欢仰慕,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擅长写这种字,史称汉隶(在东汉时期,相传蔡邕曾对八分书做过简化,今称隶书)。

王愔《文字志》说:“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八”,在这里做何解?它就是“背”的意思,特指一些字左右笔划相背分开。

到此如果我们将“汉八刀”的“八”理解为简古朴拙的八刀雕刻,那就错了。

它不是数字的意思,甚至同任何数量都毫无关系。

“汉八刀”是“琀背刀”之名,是玉雕发展的雕刻工艺名称,并不是只有“玉塞九窍”的亡人口中之物——琀蝉才叫“汉八刀”。

汉代玉蝉雕刻成为了“汉八刀”雕刻工艺的特别代表,这种玉雕工艺在汉代得到了完善成熟,或者说汉代时期的“琀背刀”雕刻,寥寥数刀却给玉蝉注入了饱满的生命力。

“汉八刀”工艺,刀刀见锋,用刀遒劲有力, 简约古朴, 粗犷豪放。

“汉八刀”工艺,改变了商周时期玉雕的繁琐纹饰,走出了“神”与“礼”的束缚,虽然还是坨工雕琢,但是如刀削成型,若刀刀成器,看似简朴,实际充分展示了琢磨的精细工艺。

   关于“汉八刀”工艺玉蝉的鉴定,不管是佩戴玉蝉还是琀蝉,首先我们要知道雕刻纹饰不是一刀成线,必须知道这仍然是坨工,是古老的坨工雕刻,坨工发展到了看似“一刀”出阴线的精制工艺。

必须知道坨工的特点,那就是正反转的坨轮与解玉砂的配合,琢磨玉石成品表面看似平整光滑,放大纹饰阴线必然是错乱坨轮痕迹。

关键,“汉八刀”玉蝉,看似简朴,但是其工艺的前身是“神与礼”的基础工艺,仍然保留着其神韵的内涵体现。

现代仿制品只有其型却没有工匠之用心琢磨的神韵与灵气,仿制品工匠因为没有具备古老坨工加工的崇敬心态,所以只能防止器型与坨工,不能表现出其应有的神韵。

  玉蝉雕刻,南北朝时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和田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

魏晋南北朝以后,古代以礼制为中心的用玉彻底消失,用于殓尸的丧葬用玉逐渐消失,玉琀也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宋代仿古风气盛行,当然仿古汉八刀工艺玉蝉也不例外。

关于宋代大量古玉的仿古,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玉石产品开始有了市场。

可以说,在唐朝之前玉石成品并没有市场,大都是在皇室贵族中或者盘玩或者佩戴或者墓葬之用,但是到宋朝就有了专门的玉石成品买卖市场。

  自宋朝开始,玉石成品走向了市场,成为了交易品。

所以,宋朝之后的民间用玉出现了粗工,当然官方玉雕都是精工,但是已经失去了商周战汉“礼玉”时期的古拙精工,汉八刀仿制品有其型而无力道。

自宋朝开始,玉石雕刻工艺走向玉雕艺术品市场,玉蝉失去了古朴的神韵,出现了更为注重配饰的繁华雕刻。

宋以后玉蝉作为佩饰用的功能日渐突出,纹饰也渐趋繁缛,有的翅膀竟像苍蝇翅那样撇开,早失去了汉代玉蝉的那股神气,特别是器物边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圆角,这是判断是否为汉代玉蝉的重要依据。

明代玉蝉有薄片状和圆雕两种,多用粉皮青玉制作。

  明代玉蝉的纹饰线条雕工又粗又深,双翅雕得较薄,腹部厚。

翅膀不光有脉纹,还有无数的小圆点,好似透明的一般。

蝉腿有许多细小的腿毛,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阴线刻得很密。

在蝉的反面采用单撤刀法,使两翅与腹部分开,两翼张开,腹部凸起,增加立体感。

这个时候的玉蝉工艺走向了与实物相结合的实物工艺,彻底失去了古朴的抽象象形工艺。

   现今市场中的“唅蝉”或者饰品佩戴玉蝉,如何确定为古玉?首先要确定是否是坨工,要把玉蝉分为三个段落来判断:第一个阶段是汉朝前的玉蝉雕刻,因为“神”跟“礼”的存在,造型是抽象的古拙的,但是成品的神韵是后人不可仿制的;第二个阶段是汉到宋朝前的玉蝉雕刻工艺,“汉八刀”工艺是突出的代表,雕刻工具与工艺的提高,成就了抛开“礼器”而有的粗犷简朴器型,却隐藏了精湛的精细坨工,其器型还是具备古拙的神韵。

第三个阶段是自宋朝到明清民国时期,玉蝉纹饰也渐趋繁缛,特别是翅膀与蝉腿越来越逼真,玉雕成品更接近实物。

至于近代仿古,电动工具工与坨工具有明显的琢磨痕迹的区别,从加工时间与雕琢周期及其匠人心态,所出产的玉雕产品,器型不再具备战汉之前的古朴古拙之神韵。

我们鉴定古玉,不能用器型与外表的阴阳纹饰线条琢磨痕迹定论真假,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代的产物应该具备本该具有器型的特色与神韵玉雕文化,这才是关键。

   时至今日,玉蝉仍然是大众喜爱的玉雕吉祥之物,因为玉蝉有着一鸣惊人之意,佩戴于胸前象征着可以平步青云,一飞冲天、事业红火。

蝉是周而复始延绵不断的生物,寓意子孙万代、生生不息,在腰间佩戴玉蝉寓意腰缠万贯,给人精神上的寄托,可以带给人们好运和财富。

生活中需要活力和寄托,在蝉的意象背后,不仅包括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对品行高洁的赞誉和认同,而且更多的表现是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正是这些组合成了古代文学中蝉意象的主要内涵,使玉蝉这一意象难以被其它意象所替代的独特意义。

古代玉蝉精品及拍卖成交价格参考:1: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000-3000年青玉蝉(一对),尺寸:宽5.5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750,000 ,成交时间:2018-11-28,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2:明黄玉蝉,尺寸:长12厘米;宽4.6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 ,成交时间:2018-11-24,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玉蝉采用珍贵黄玉为材,沁色深入玉理,玉蝉背上沿弧面浅浮雕一双凸眼,眼中穿孔可供系带,是非常特殊的形式。

腹部削平。

整体造型、线条十分抽象精要,仅口部有所雕饰,形象神秘严肃。

蝉纹是中国传统动物纹样的其中一种,红山玉蝉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玉蝉。

蝉的幼虫生活于泥土中,经羽化蜕皮后变为成虫展翅可飞,有如死而复生,因此人们认为蝉是一种神秘奇妙的动物。

且蝉的成虫居高食露,饮而不食,是洁净的象征,佩带玉蝉能彰显自身的高洁品格。

3:红山文化青玉蝉蛹,尺寸:长10.7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325,000 ,成交时间:2019-11-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1935年由日本考古学家滨田耕作、水野清一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

最初被称作赤峰第一期文化,1954年定名为红山文化。

以彩陶、「之」字形纹及篦纹陶、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并存。

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

经过发掘的遗址还有赤峰蜘蛛山、西水泉,敖汉旗三道湾子、四棱山,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等处。

放射性碳素断代的一个数据经校正约为公元前3500年。

4:红山文化玉蝉玉鸟,尺寸:玉蝉 长12厘米;宽4.7厘米;高1.2厘米;玉鸟 长2厘米;宽3厘米;高0.8厘米,估价:HKD 10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246,000 ,成交时间:2017-10-05,拍卖公司:香港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拍卖会。

玉蝉整体呈青绿色,局部有褐色沁斑。

整体呈椭圆形,上宽下窄。

头部开孔洞,吻部凸出。

造型简约,刀法遒劲。

玉鸟玉质黄绿色,质地莹润,整体略呈方形。

首向上凸起,双眼圆睁,吻部凸出。

此玉鸟线条流畅,神态十足。

5:汉玉沁蝉,尺寸:长4.6厘米,估价:HKD 30,000 ~ 60,000,成交价: HKD 200,600 ,成交时间:2018-04-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

黄玉质,有沁。

全器为中央厚、两侧薄的片状,器面中央有一棱线,器背平整。

全器作蝉形,以简要阴刻线表现出蝉的头、身及羽翅。

刀工及其简洁利落,浅雕线条优美雅致。

6:六朝玉蝉,尺寸:长6.8厘米;宽3.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180,000,成交价: RMB 195,500 ,成交时间:2019-12-15,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玉蝉,覆面灰白色。

体呈扁平状,中心稍厚,双目外凸,以宽阴线分别琢制出头、胸、腹、背及双翅,尾和双翅呈三角形锋尖。

造型典雅简朴,形象逼真,制作规整。

7:汉玉蝉,尺寸:6×3.3厘米,估价:HKD 60,000 ~ 80,000,成交价: HKD 138,000 ,成交时间:2013-04-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3年春季拍卖会。

玉蝉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墓葬中便已有出土,一般为佩饰,至汉魏年间才作为死者口中之陪葬物。

此件玉蝉玉料呈青白色,因系出土物而致使表面带有乳白色及褐色斑痕。

扁体,中心略厚而两侧渐薄。

玉蝉头部及双眼外凸,正反双面皆以宽阴线雕琢出头,胸,翅及尾部等部分。

蝉尾及双翅呈倒锥形,末端尖利。

汉代玉蝉大多形象逼真,虽刀法简单,然粗犷有力,线条挺拔,刀刀见锋,有汉八刀之说,观此件便可见一斑。

8:汉玉蝉,尺寸:长7厘米,估价:HKD 60,000 ~ 80,000,成交价: HKD 118,75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9:清白玉宝蝉葫芦,尺寸:6厘米,估价:HKD 40,000 ~ 60,000,成交价: HKD 112,500 ,成交时间:2017-11-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11月拍卖会。

搜索复制

田黄拍卖   潘天寿   古董拍卖会   周春芽油画

私下交易古董   古董鉴定   一克沉香多少钱

黄龙玉原石价格   古董拍卖会  夏圭   启功书法

翡翠行情  碧玺价格   和田玉   古董微信群

古玩交易   元青花瓷片价格   天珠九眼多少钱

双旗币  古玩网  高古玉   徐悲鸿字画拍卖

古玩字画   名人字画收购    字画拍卖网   鼻烟壶

景德镇瓷器   和田玉的密度   瓷器的种类   蜜蜡

   清代张怀仁   蒋蓉紫砂壶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艺术品拍卖   古瓷器   田黄石   宋代哥窑瓷器   

珐琅彩瓷器    启功书法拍卖   新加坡拍卖会

明清瓷器鉴定拍卖   战国红价格   天珠鉴别

古玩拍卖   粉彩瓷器   范曾字画   油画拍卖

成化瓷器   元代瓷器   艺术品   徐荣发字画

古瓷器拍卖   汉代玉器  西周玉器 弘一法师

明清瓷器  红山文化玉器  上海古玩交易  紫砂壶

瓷板画   古玩市场   清明上河图价格   粉彩瓷器

顾景舟紫砂壶  张大千   高古玉拍卖行情  天珠

清代画家   清代银锭价格   和田玉市场价格

青花瓷    良渚玉琮   古玩圈规矩   雅集

赵孟頫作品   青铜器价格   顾景舟紫砂壶价格

玉器交易   拍卖成交记录   上门收购古玩   夏圭

毕渊明   私人古董交易   婺州窑   黄庭坚书画价格

黄慎字画拍卖   徐悲鸿字画拍卖   宋代瓷器

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字画价格   鉴别砚台价格

李可染最新成交价   李小可字画   傅抱石作品

弘仁字画   徐宗浩书法   画家吕纪   佛珠拍卖

田黄石鉴定拍卖   文徵明作品价格   金农书画

古玉鉴定估价   吴宏书画作品   民国瓷器​价格

苏东坡书法   鼻烟壶图片   古董拍卖网   

艺术品展销   古玩鉴定专家   乾隆年制 

壹号收藏网   萧县书画网   古董网   收藏家

瓷器拍卖   北京金宝斋   苏富比拍卖   古董古玩

新加坡拍卖会   拍卖古钱币   上海瓷器拍卖

盟友网   拍卖公司骗局    三盛鼎力​   星珍文化​

古币出售   本人长期上门收古董   古董鉴定网

藏友网   佳士得拍卖行  古玩交易网  竞拍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原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古董经纪人张启冉                      专业!可靠!安全!

                                私下交易  托管代售     
                                微信:gdgwscyjvip           ​    价格高​!效率高!变现快!

       收藏雅集网-权威古玩交易网站-集收购,鉴定,估值,拍卖的古董投资平台是中国专业的古董古玩交易鉴定收购拍卖赏宝拍卖网站,华夏古董古玩收藏品买卖求购瓷器字画玉器古钱币交易信息发布网站,权威的古玩古董拍卖行情交易价格历史成交拍卖公司市场记录查询平台,收藏家古董古玩交流论坛微信群。
阅读推荐
瓷器收藏                             更多
字画收藏                             更多
杂项收藏                             更多
玉器收藏                             更多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 上海希文艺术品有限公司 2019 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19031063号-1   沪ICP备19031063号
站点首页
免责声明
隐私声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