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瓷器
编号:HDHP—045
规格:口径1.4cm,通高31cm,底径7.2cm
款识:清乾隆款
价格:880万人民币
市场评估: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民族特色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此对掐丝珐琅器造型别具一格,器物造型古扑,器型规整,色彩对比强烈。掐丝线条纤细,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繁富的纹样、清丽庄重的色彩,给人以圆润坚实之感、珐琅釉色丰富明快,做工精细,细腻工整、金碧辉煌、繁花似锦的艺术感受,为乾隆时期(1736~1796)时期之精品,该器以精铜精良铸造,打磨光滑,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器型周正大方,该藏品保存品相完好,极具艺术魅力,葫芦瓶的器型较为少见,瓶底部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体,达到了空前之精美,当今存世为之少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瓶式,瓶体似葫芦,故名。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名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
从元代起出现了八方葫芦瓶,上圆下方葫芦瓶以及扁腹葫芦等各式葫芦瓶。明清两代,葫芦瓶大量烧造,器形也有较多变化,有方形、圆形、蕴涵天圆地方之意的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许多品种。其中还另有专名,如“抱月瓶”即是明永乐、宣德年间烧制的扁腹绶带葫芦瓶。至康熙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自雍正以后,开始出现一孔葫芦瓶,变化多端,其中的器口内敛、卧足、装饰有对称如意带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品种有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叶末以及蓝釉、白釉、黄釉等其他单色釉。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
联 系 人:许晓川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