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而元时生产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除了外销,元青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连座器等
元青花完整器十分稀少 元青花的异常珍贵与它的稀少大有关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约三四百件。在此次元青花大展中我们看到,首都博物馆的“凤首扁壶”、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的“青花鹿纹盘”和安徽省博物馆的“折枝花卉纹象耳瓶”等都是出土残件,但即便如此,也都被视为难得一见的文物。特别是首博的“凤首扁壶”,在1970年北京市鼓搂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时曾碎为48片,因这种器型在出土元青花中尚不多见,后经巧妙修补复原。没有参加此次专题展的首都博物馆的另一件重量级元青花——“昭君出塞罐”也是残裂拼接而成的,从中不难看出,完整器的元青花有多么珍贵!这也就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出创纪录天价的根本原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元青花在世界各大拍卖场不断缔造着惊人的财富神话。2021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激发了全民收藏研究元青花的热潮。
青花瓷拍卖成交记录:
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3000-3000万68544万
海观赋艺术品拍卖服务范围:
古玩鉴定、古董鉴定、艺术品鉴览、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
上海观赋艺术品拍卖征集范围:
历代瓷器、各朝名家字画、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当代艺术品等
精品陶瓷:历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历代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瓷器等
翡翠玉器: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高古玉、明清玉、新玉(以和田玉为主,玉质润、透、白,雕工要好)
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杂项古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石、鸡血石、古钱币,金银器,青铜器、印章、 木器、邮票、手表等精品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