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青花的官窑器胎体细洁,但厚薄不均,大件器物比较厚重。釉色白中闪青灰,釉层肥润、细腻,釉面亮光,透明度强,釉中气泡较多,器物底面的釉呈亮青色,这是正德青花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民窑器胎体粗重,厚薄不均,接痕显着。碗类底心下塌,有乳钉,圈足有窑砂,露胎处有火石红斑。釉色两种,厚釉浑浊呈鸭蛋青色,有纤细气泡;薄釉白中泛青,表面光润。 批改本段青料 正德朝的青花色料是选用产自江西上高县的石子青,又名无名子。色泽青中偏灰,不如宣德朝的浓翠,也不像成化朝的幽雅。虽不浓重,但发色很安稳,只需少部分发色深重,有晕散带褐色铁锈斑,分水只需浓淡两色。正德晚期改用回青,发色浓艳,与以后的嘉靖青花相仿。 批改本段外型 故宫藏明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出戟尊[2] 正德中期一改前朝盘碗为主的单调形势,除了承继前朝的盘、碗、罐、尊、壶外,增加了许多新品种和大型器物,文房用具,供器许多出产。 瓶类有梅瓶、双兽耳瓶、双耳瓶、出戟瓶、长颈瓶、葫芦瓶。 罐类有多种器形,大小不一,只需有氏纽盖罐、套口盖罐、方罐、小口罐等。 花盆类有长方、六方、八方、菱花形等多种。 供器类有烛台、扁腹四方形香炉、花瓣形香炉、筒形炉、象耳炉、出戟花觚等多种。 文房用具有笔架、笔盒、四层式圆盒、圆筒式多层盒、砚台、水滴、花插、书桌插屏等。 盘类有撇口式、收口式,圈足都较高,足墙内敛显着,塌底。 壶类有军持、背壶、执壶、梨形壶。 碗类有鸡心碗、大碗、高足碗、诸葛碗,最著名的是“宫碗”,其器型为口沿外撇,腹部深宽,这种碗也被叫作“正德碗”,初烧于宣德朝,正德朝盛行,享有很高的名誉。 别的正德官窑还有几种代表性的器形,有仰钟式碗、直口墩式及敞口丰腹的壶。 民窑器的石榴形小罐、八方罐为以前所稀有。正德朝开始呈现用纹饰杂乱的青花碗作陪葬,也叫“圹碗”。正德后期开始烧造大器,花觚、葫芦瓶、烛台、炉、罐、绣墩等渐多,文具类的笔山、盆、洗、渣斗、奁盒、花插也很新颖。 批改本段纹饰 故宫藏明正德青花人物套盒[3] 正德青花开始许多制作伊斯兰教和道教图像,用波斯文和吉利图像作为主体纹饰是其时盛行的一种习尚,波斯文内容大多是吉利句子,有些则说清楚器物的用途。人物故事的体裁比成化、弘治朝更为广泛。详细纹样有穿花龙、飞翼龙、团龙、夔龙、双龙、五龙、云龙、团凤、穿花凤、凤穿牡丹、人物故事、松下高士、携琴访友、渊明爱菊、八仙过海、园林观画、仙人朝圣、真武大帝、西厢拜月、十六子婴戏、仕女、南极仙翁、花鸟、蟠螭、海马、犀牛望月、鱼蟹、莲荷鱼藻、松竹梅、月影梅、缠枝莲托八宝、缠枝灵芝、三果、海棠、枇杷、荔枝、石榴、樱桃、葡萄、芭蕉、宝相花、百合、莲蓬、蔓草、八宝、园景花卉、龟背锦、藏文、回纹等。 官窑器构图趋向繁密,与成化、弘治青花疏朗明快的特性大不相同,许多选用双勾平涂技法,没有笔触感。纹饰叶、花的脉线非常显着。 民窑器构图趋于疏朗,用笔较为工致,主要有龙纹、缠枝莲、折枝花卉,以鱼纹、奔马、长尾飞翼龙及海螺纹等为超卓。乳虎、树石栏杆、松下读书白叟、松下乐女等纹样都是正德朝才呈现的。 批改本段款识 “大明正德年制”款识[4] 正德官窑款以“大明正德年制”两行六字和“正德年制”两行四字双圈楷书款为多见。四字款并非始于正德,但正德年运用的最多。“德”字和宣德款相同,短少中间一画。 民窑器有“大明正德年造”、“大下一年造”、“正德年造”年号款,其间多见四字款。别的还有写年月款的,如上海博物收藏的明正德青花回纹砚,底部就书有“大明正德十年(1515年)十月方孟置用”款,此外也有书“正德丁卯(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好日子钦”款的青花字筒炉和“大明正德秋月好日子造”款的青花弦纹碗等。别的还有“福”字款,双栏方胜花押款等,并呈现“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仿款。
上海鼎司艺术品私人会所交易中心
收购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古玉器“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楠木、金银器青铜器、陨石等
========================================================================
藏品:鉴定、评估、交易、展览、宣传、拍卖多种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