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谦善}
明代弘治(公元1488-1505年,明孝宗朱佑樘年号)朝,前后共十八年前。史料记载,官窑的烧造活动不多,曾几度停烧青花瓷,但民窑的生产并没有受到官窑的影响,各种青花瓷生产仍然较多。
弘治朝的装饰纹样沿袭前朝,较为简单,以龙纹为多见,有五龙、九龙、团龙、云龙、飞翼龙、海水龙、穿花龙、荷塘龙、双龙戏珠等。动物纹还有海八怪、海马纹、海水瑞兽纹、狮球纹、松鹤纹、松鹿纹、松鼠葡萄纹、花鸟纹等。植物纹有折枝花果纹、石榴纹、莲荷纹、玉兰纹、菊花纹、芭蕉纹、栀子花纹、灵芝纹、牡丹纹、月影梅花纹、忍冬纹、如意云、莲瓣纹。人物纹有高士图、婴戏图、仕女纹等。还有吉祥语、诗文、梵文等。龙纹和前朝比较有变化,整体线条简单,龙身细、龙嘴变长、龙爪无力、眼睛大。所绘莲池游龙最有特色,莲池游龙又叫荷塘龙,是摹仿宣德时期的纹饰,从构图上看游龙处于莲池中显得不太协调,后代少见。
官窑器主要以花卉、动物、婴戏和仕女图较多。缠枝或折枝花叶密而小,菊花、牡丹花叶画个"个"字。龙纹叫成化时纤细柔和。
民窑器人物形象潇洒闲适,笔法纤细柔和。到后期则见浓墨重彩的粗犷线条勾画,题材以花卉、动物、婴戏、仕女为多。鸳鸯莲池纹比成化时简单。海螺纹笔致严谨,形象秀丽,鳞次栉比的水波中常缀以白莲。大云肩中常填以缠枝朵莲纹。波浪作叠浪(多三浪)击浪花状。
弘治朝的官款大都是"大明弘治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六字间距疏朗,笔画柔和纤细,一改成化款硬朗遒劲的字体,没有成化的双框方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款。
民窑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福"字方款和银锭图案款等。
黄釉瓷器除了作为陈设观赏、日常生活的用器外,还是宫廷祭祀用器。《大明会典》“器用”一章叙及祭祀用器时曾提到:“洪武元年,多以金造……二年祭器皆用瓷……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以青、黄、红、白四色主祭天、地、日、月。清代沿用明制。但明清两代对黄釉瓷器的使用也略有不同,明代的黄釉瓷器主要是作为皇室的祭器,在传世品中祭祀用瓷所占的比重很大,明代的方丘即清代的地坛,它和明清两代的社稷坛,所用的主祭器物都是黄釉器物,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弘治黄釉牛头尊,也称“牺尊”,这种器形与乾隆十三年(1748年)奉敕编著的《皇朝礼器图式》中的地坛正位尊的形制基本一致,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黄釉牛头尊大致一样,说明这种器形是分属明代方丘和清代地坛或社稷坛的正位祭器。
成交才是王道
{杭州谦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