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古董玉器鉴定收购。昌化鸡血石印章摆件鉴定价格
近年鸡血石拍卖成交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牛克思制 昌化鸡血石雕 咨询价 1,344万 2021-12-16
昌化鸡血石雕 海市蜃楼 380-480万 1,086万 2021-11-09
昌化田黄鸡血石摆件 880-880万 1,035万 2021-03-25
一石难求鸡血石价格涨势看好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到2021年现在,鸡血石共上拍3048件次,成交2228件次,成交总额为2522.5678万元(包括重复上拍的作品件次)。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为4件、500万至1000万元的为1件、100万至500万元的为36件。2021年春之前,鸡血石以私人交易和文物商店经营为主,鲜有进入拍场交易的记录。从2021年秋季开始,鸡血石市场成交开始出现增长,2021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牛克思制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以1344万元成交,是目前鸡血石拍卖价格最高的作品。到2021年秋,其市场行情达到一个成交制高点,当季上拍870件,成交420件,成交额为7493.58万元。从2021年至今,百万元以上的鸡血石拍品数量为10件。由此看来,五闲堂此次征集而来的这块昌化鸡血石确是价值不菲。
昌化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宝石,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彩和美玉般的天生丽质 ,历来与珠宝翡翠同样受人珍视,以"国宝"之誉驰名中外。它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
昌化石中有“血”者则为昌化鸡血石。“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所谓鸡血,实是辰砂,俗称朱砂、丹砂,即一种特殊的汞矿石,鲜红色。鸡血石为硫化汞渗透到高岭石、地开石之中而形成,这样两者交融,共生一体的天然宝石,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高岭石、地开石是鸡血石质地的主要成分,纯净者为白色,但常因含有多种元素而染成斑斓迷人的色彩和图纹,又因其蚀变完善程度的不同而呈现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等状态。
鸡血石的鉴别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鉴别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种方法:
摸:即通过触摸石表面来体会手的感觉,感觉石的润滑程度。
刻:即用器物对石头进行刻划来测试石的硬度及石性。
看:即用目测和镜测来鉴定石的结构和纹理。
辨:即相互对比辨别好坏和真伪。
鉴别内容
质地鉴别:主要鉴别质地的纯净细腻程度和完整性。
光泽鉴别:主要鉴别石的光润程度,观察其肌理、光泽、温润和清晰程度。
颜色鉴别:主要鉴别颜色纯正程度,色泽自然性和层次的分明程度。
意蕴分析:观看石画面,分析意境,品评石中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昌化鸡血石鉴定无非是从昌化鸡血石的血色、光泽、硬度等要素出发,这需要掌握昌化鸡血石的基本特点,且需要不断对照真假昌化鸡血石来练习,天长日久才能够炼出一双“火眼金睛”。
昌化鸡血石的开采利用,根据现有文字记载,始于元代,兴于明清,距今600多年历史。它的问世首先得到宫廷的重视,进而在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达官商贾的推动下,广为流传,大放异彩。历史铸就了昌化鸡血石的“国宝”级身段。宋代,因产丰优的鸡血石而成名的玉岩山,载人史册。明代,昌化鸡血石工艺品成了皇宫和英国博物馆的珍藏品。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宣统等皇帝和慈禧太后等历代后妃均选昌化鸡血石作宝玺。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亦选昌化鸡血石治印和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明清篆刻名家和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钱君匋、叶浅予、沙孟海等,都有一段与昌化鸡血石结缘的故事。昌化鸡血石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尤其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更享盛誉。2021年9月17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就取材于现珍藏北京故宫的两枚昌化鸡血石———乾隆宝玺“乾隆宸翰”和嘉庆宝玺“惟几惟康”。
昌化鸡血石具有“细、红、润、腻、温、凝”之六德。它的主要品质是血和地。血色为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形态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能达到“鲜、凝、厚”为佳,凝重鲜亮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结或斑布均衡。以红色集中、面积大、鲜艳纯净并深透石中的为上品,红色分散、呈点块状、颜色发紫或发浅的为次。质地细腻,洁莹如玉,半透明,以羊脂冻鸡血石为上品,乌冻至次。著名的全红而通灵的“大红袍”鸡血石;底色有黑、白、黄、绿、蓝、灰褐、紫或青等其它色彩相互融合的鸡血石,天然浑成,不须人工雕凿已构成一幅幅自然美丽的图景;黑白地与鸡血三色者称为“刘关张”,也是奇妙之品,色彩奇丽,变化万千。
昌化鸡血石按质地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冻地鸡血石为玻璃冻、羊脂冻、牛角冻、桃花冻等,微透明或半透明,硬度在2—3级。软地鸡血石的硬度为2—4级。刚地鸡血石是高岭石、明矾石岩经后期硅化的产物,硬度在4—7级。硬地鸡血石是成矿过程中硅化作用的产物,地质学名为辰砂硅化凝灰岩或含辰砂硅质岩,主要成份SiO2,其硬度可大于7级。
昌化鸡血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和上溪峡,清乾隆年所修《浙江通志》曾记载:“昌化县产图章石,红点若朱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爱玩,近则罕得矣。”昌化鸡血石在治印、工艺雕刻、藏石赏石等领域,以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语言,构成了“鸡血石文化”,为中国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贡献,享有“印石皇后”印石之宝的美称;它在历史悠久的中国玉雕艺海中,创造了独特的“鸡血”雕流派,成了艺坛奇葩;它以红色为基调,七彩纷呈,华贵而不失朴实,艳丽而不失典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与精神;它与儒学、道学、佛学等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并在儒、道、佛家的推崇下,使鸡血石文化进一步得到挖掘和弘扬。
如今,石文化在全球蓬勃兴起,昌化鸡血石及其工艺品横空出世,一举震动文坛,蜚声中外,引起各方瞩目。宝石学家盛赞昌化鸡血石是“国之瑰宝”,“中国最珍贵的玉石之一”,“中国玉石文化之精华”,“华人之骄傲”。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石”定名学术研讨会和“候选国石”精品展示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昌化鸡血石是当之无愧的国石候选石。
据考证,鸡血石的开发使用始于元代末期,盛于清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其石质细腻、晶莹温润,红斑聚散不一,千姿百态,深受文人雅士以至皇室的青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宣统等历代皇帝与后妃选昌化鸡血石作为玉玺。
毛泽东主席曾使用并珍藏两方大号昌化鸡血石印章。众多文化名流包括郭沫若、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钱君淘、叶浅予等人与昌化鸡血石均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前外相大平正芳来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将昌化鸡血石对章作为国礼馈赠两位贵宾。操刀奏石者是集云阁篆刻家沈受觉、刘友石先生。于是,鸡血石在日本国名声大噪,在那里掀起了一股收藏鸡血石热潮,大批日本客人来华游访时必将鸡血石作为首选礼品带回国内。 由此鸡血石文化波及五大洲,尤其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华人界更享盛誉。
在中国国内,人们对鸡血石的投资和收藏热情逐年上升,一个以采集、收藏、研究、展销为系列的昌化鸡血石热正风靡华夏大地。在历次中国国石评选中,昌化鸡血石均被选为候选国石之一。
昌化鸡血石是辰砂与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多种矿物共生的集合体。辰砂是鸡血石“血”的主要成分,有鲜红、大红、紫红、淡红、团快状、条带状、星点状、象形状等;高岭石、地开石是质地的主要成分,颜色有白、黄、红、青、绿、棕、褐、黑、灰等,透明度有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状态。按鸡血石的透明度、光泽度和硬度,分为冻地、软地、刚地、硬地四大类。再加上“鸡血”的色泽不同、形态有别又细分为百余个品种。
冻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地开石、高岭石组成的天然集合体,硬度为2至3度,微透明至透明,强蜡状光泽。冻地鸡血石是昌化鸡血石中的名品,历来是开采的主要对象。主要品种有:牛角冻、田黄冻、肉糕冻、桃红冻、玛瑙冻、羊脂冻、玻璃冻、朱砂冻、芙蓉冻、藕粉冻、五彩冻、银灰冻、豆青冻、玛瑙冻、木纹冻、鱼脑冻、鱼子冻、蛇皮冻、雪花冻等鸡血石。
软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地开石、高岭石和少量明矾石、石英细粒组成,有一定蜡状光泽,硬度为3至4度,不透明或部分微透明。以多姿多彩的软彩石为地,不少品种的血色、血形与色彩丰富的质地相融合形成美丽的图纹。软地鸡血石是昌化鸡血石中最常见的一类,产量约占60%。主要品种有:黑旋风、瓦灰地、桃红地、朱砂地、酱色地、巧石地、白玉、黄玉、青玉、花玉、紫云、板纹等鸡血石。
刚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弱或强硅化的地开石、高岭石、明矾石、硅质成分及微细粒石英的集合体,分软刚地与硬刚地两类。软刚地硬度为3至5.5度,部分质理较细润,有玉肌感,不透明,少量微透明,质好者同软地鸡血石相似,但石质脆,易破裂,受热、受震的情况下尤甚;硬刚地硬度大于5.5度。刚地鸡血石以褐黄色、淡红色为主,大部分不宜雕刻,一般稍作加工后以观赏其自然美。主要品种有:刚灰地、刚褐地、刚白地、刚粉红地等鸡血石。
硬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硅化凝灰岩组成,主要含SiO2,硬度为6度以上,有的大于7度,不透明,干涩少光,俗称“硬货”。质地颜色较单调,多呈灰色、白色,少量黑色和多色伴生。硬地鸡血石难以雕刻,属低档品。主要品种有:硬灰地、硬黄地、硬黑地、硬褐地等鸡血石。但其中在硬地表面伴生鲜艳鸡血,形成单面或双面鸡血薄皮的,俗称"皮血",则属上档或中档品,且质地愈硬,其伴生的“鸡血”亦愈鲜愈浓,愈不容易褪色,质好者是制作工艺品的佳材,有的只经表面抛光就极具观赏价值。
征 集 范 围: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