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币收购在哪里。王大凡(1888年一1961年),男,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着名绘瓷艺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人物画的名艺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原籍山西太原,后迁居安徽黟县。他于1888年出生江西波阳皇岗村,卒于1961年。他幼年时曾读私塾,因家境贫寒,曾在小店铺中学徒。12岁时,随父母兄长来景德镇投靠姐夫学学绘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刻苦自学成家.工绘粉彩人物仕女,亦善画钟馗。能诗,并擅长国画。期间,师从浙派画家汪晓棠,后又结识了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文人画家周先生为友,互相学习,共商画艺。他们三人在王大凡自立门户开张不久,便举办“师、徒、友”画展,向世人展示了陶瓷艺术的新风貌。1915年,他绘制人物画“富贵寿考”大瓷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奖状和金质奖章。
1 作品特点
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晓棠的影响较大。晚年时得海上画家马涛《画中诗》册,构图、造型遂受马涛影响。与王琦潇洒、奔放的画风相比,王大凡则显得规矩严谨,主题与配景相辅相成。笔下人物秀润、纹理清新、气韵浑成。首创粗细相间、兼工带写的“落地粉彩”画法,继承和发展了“浅绛”传统绘瓷技艺,画面浓淡、阴阳分明,神形活现,生动活泼。1939年起,王大凡在彩绘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水绿等釉后经低温彩炉烤烧成品。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大凡填彩法为“落地彩”。
2瓷画鉴定
王大凡生于1888年,卒于1961年,享年73岁。15岁时拜汪晓棠为师,不仅学习陶瓷彩绘技法,而且学习中国画、诗词歌赋。早期作品笔法工整严谨,线条流畅细密,设色俊逸。晚期作品,深得清代大画家吴友如之法,用笔织秀,线条放达,气势洒脱,以文人画中的“意兴”与陶瓷绘画巧妙地结合,画风纯正,与王琦人物画风格大相径庭,其“落地粉彩”技法,别具一格,在继承和发展陶瓷工艺的探索中,取得了新的成果。
2.1 笔墨(料)特征
2.2 题识印款
王大凡书法以行书为佳,俊逸秀美,平淡见精妙,精审且遒丽。题款时多是在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黟山大凡王望作于希平草庐”、“黟山樵子大凡写于昌江之希平草庐”、“黟山大凡王望画于昌江”、“黟山王大凡画”、“希平居士昌江客次”、“王望画”等。
常见印款为:“大凡”、“王望”、“王大凡作”等篆款。底款为“希平草庐”。
投资收藏,关键在于买到好的东西,真的东西。风险最大在于高价收藏到假货,上海金晗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专业交易平台,有三点建议仅供藏友参考。
一 收藏要有好的心态
藏友进入艺术品收藏界,要有收藏好的心态,对文化虔诚敬畏精神,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太过于投机,可能得不偿失。
二 寻找好的收藏老师培养收藏眼力
其实这点不用多讲,收藏一定要有人教或许比较好。
三是勤实践培养好眼光。在实践中多锻炼自己的鉴赏识别能力,要多读书,尽量博学,开拓思路和视野;要多看实物,真伪藏品反复比对;好眼光也不全是指自己的眼光,还包含借助于老师、专家、行家的好眼光,要多向他们虚心求教,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藏品要求范围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2: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翡翠,青铜器,鸡血石,紫砂壶,牙雕,田黄石,印章,木器,古钱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