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鸡粪收购电话。古陶瓷的特征
古陶瓷一般由胎土、釉彩、造型、工艺、装饰与花纹等几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都是
鉴定古陶瓷的重要依据,因而掌握好特征也就拿到了开启鉴定之门的钥匙。
(1)胎土。它是陶瓷成形的墓础,也就是我们说的原料,如瓷石、砧土、石英、高岭土等。原料一般是通过粉碎、去杂质、淘洗等工序方可使用。胎土的配方在每个时期、每个地区都有所不同。比如:东汉时期在浙江上虞出现的原始青瓷(图1)便使用瓷石原料,胎呈灰色。而江西景德镇自元代开始,便采用将高岭土加人瓷石的制胎方法,其胎色很白。再有各窑厂的胎土也各有特色,比如:唐代,南方地区以生产青瓷为主,胎土含铁量高,胎体坚致。而北方地区以生产白瓷(图2)为主,胎土含铁量低,胎骨相对粗松。烧成后的胎质,有细有粗,有坚有松,有白、黑、灰等、许多特征。仿制的胎质可以做得很好,但重量难以掌握。
(2)釉彩。釉是陶瓷的灵魂,它是包裹在陶瓷外表的一层透亮外衣,彩是附在釉上的各种颜色花纹。胎成型后,施釉、入窑高温烧制,成品后外表的光泽就是釉。最初施釉是防止水的渗透,干净卫生。之后除上釉还要绘彩,那是为了漂亮美观。早期的釉彩品种少,如青釉、黑釉、白釉和彩绘陶等。至宋代,不仅釉彩的品种不断增加,釉色之美更是令人惊艳。如天青、粉青(图3)、油滴、窑变等多种色系,釉的气质演绎到了极致。元、明、清三朝,彩瓷品种大放异彩,完成了釉与彩的唯美结合。单色釉品种也不甘落后,红、黄、蓝、绿、紫等,鲜亮柔和。古陶瓷釉面的沉静光泽,是经过漫长岁月自然形成,而仿制的釉面不是太亮就是呆滞或浮躁。
(3)造型。也就是器物的外形。器形体现一种气质,由内至外。造型一般是在辘护车上,用拉坯成型的方法,用手把胎泥拉成所需的样式。其它还有雕塑、模印、手捏等方法。造型设计,完全取决于人的思维。它可以做成生活化的东西,如盘、碗、壶、罐等。也可以设计成艺术陈列品,如各式瓶(图4)、屏风、雕像等。造型的内涵,往往来自人的内心追求,更多的是精神寄托。造型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仿制造型也可以做得很像,但它的神却达不到真品的效果。?
(4)工艺。就是做工的精细程度。陶瓷工艺体现人文素质,工艺越精,科技含量就越高。其工艺有修胎、窑具、窑炉、窑温等多种因素。修胎不精,器物就粗糙;窑具不先进,器物多缺陷;窑炉火候不到位,釉色不美观。因此,一件陶瓷工艺,需要每道工序的配合,才能达到完美。工艺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多仿制品往往关注造型、花纹、装饰等显眼的方面,而忽视工艺的时代特点,这就给鉴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5)装饰与花纹。装饰是如何将外衣设计的更漂亮、更多元化。装饰的方法有很多,如素面无纹、刻花、划花、剔花、印花、贴花、雕塑、绘画等。素面无纹是不刻任何花纹,以釉色取胜;刻花(图5)是用刀或其它工具深刻花纹;划花是浅刻花纹;剔花是斜刻花纹;印花是用模子印出花纹;贴花是将花纹贴在器物上;雕塑是将器物雕琢成各种立体件;绘画(图6)是用毛笔描图。花纹就是各种图案的体现,它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如花卉、动物(图7)、人物、吉祥寓意、神灵、几何等纹饰。它能将器物外衣点缀得丰富多彩。装饰与花纹的仿制,比较直观,相对好做些。但有些模仿的花纹很死板,容易辨别。
除此之外,还有年款、堂名款、符号、吉语等文字方面的特征,也是鉴定参考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