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代瓷器特点:唐时期的瓷器不仅光洁玉润,象征着人性的饱满和谐。
色调上更好用冷色调,清雅而不浮夸,从某中意义上说,也能反映出当时儒道中清谈无为 ,不与世争,戒骄戒躁的人文精神本质。
在器形上也多崇尚大气圆和。
在茶具上,唐宋茶具多以托盏,托杯为主,直接影响到日韩,而后来的茶具,多倾向于盖碗,明清式提梁壶,紫砂,因此也很少见到唐宋时期的茶具样式了。
二、(唐代瓷器爵杯)爵杯,古代饮酒器,又称三爵杯。
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三、瓷器价格应该从这六点进行评估: 1、从工艺上评估瓷器的价值瓷器工艺精湛,做工复杂是评估古瓷器的一个方面。
2、从图案纹饰上评估瓷器的价值 瓷器上的图纹不论刻、剔、画功或笔法娴熟,线条流畅,图案吉祥也要比其他图纹价值要高。
3、从釉面上评估瓷器的价值 瓷器的釉面就像人们着装一样,釉面温润均匀,没有疵点、缩釉,同样提高瓷器的价值。
4、从色泽上评估瓷器的价值 瓷器的色泽如果发色准确,颜色美艳、亮丽,可以提高瓷器本身的价值。
5、从完整性上评估瓷器的价值 瓷器是否残缺,是评估瓷器价值的重要依据,瓷器越完美,它的价值就越高。
6、从存世量上评估瓷器的价值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存世量稀少,自然就越珍贵。
ps:古玩小知识
为什么有人称古董为骨董?骨董是古代遗存的有价值器物的统称,涵盖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品的遗存。
宋代开始到清代多普遍使用骨董一词,明晚期开始有称古董,古或是骨的同音转义,大致有相通之处,也似乎文雅一些,清末后则常用古玩一词了。
古代崇尚爱好前代文化器物的历史悠久,至北宋时开始有了古代考古学和金石学,并出现了民间专门的骨董行业和交易市场,骨董即指此行业和器物的总称,骨董词语大致出现在北宋,盛于南宋以后。
最早的古玩书之一南宋中期的无名氏《百宝总珍集》“鲜卖”一条有:“骨董鲜卖从他怪,君若爱时人皆爱。
......大凡收买及鲜典骨董杂物之属,如好物碾造雕刻工巧人相,君自爱,世人都爱。
”此记录早于《梦粱录》及《朱子语类》等。
《疑耀》以为“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值得商榷,古代宋人之精细难有望其项背者,如《宣和博古图》即可见,对古骨二字含义使用与区别不会不清楚。
古董经纪人张启冉/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